首页
> 要闻动态 > 县区动态

沃野流金莲乡兴

发布日期: 2025-08-21 09:55 来源: 抚州日报

近年来,广昌县立足资源禀赋,突出地域特色,坚持以工业思维发展农业,大力推动特色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,在产业发展道路上绘就了一幅金色富民的壮丽画卷。

科技领航:

白莲绽放“致富花”

近日,走进广昌莲花科技博览园,520多种莲花竞相绽放。广昌县白莲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、高级农艺师郑兴汶穿梭其中,认真观察子莲生长情况。

广昌有1300多年的种莲历史,享有“莲不过广昌不香”的美誉,是“中国白莲之乡”。但白莲产业曾面临产量低、病害防治难等挑战。1984年,全国首家子莲专门研究机构——广昌县白莲科学研究所(现广昌县白莲产业发展中心)成立,为产业注入科技动能。

“看,这就是‘太空莲36号’,花苞和莲蓬多,产量是普通品种的两倍。”郑兴汶指着一片莲花介绍。十多年来,他奔赴十余个省收集200余份莲种质资源,助力构建省级莲种质资源圃。依托航天育种、杂交育种等技术,团队选育出“太空莲”“京广”“赣优”等系列新品种。其中“太空莲”系列成为全国子莲主产区当家品种,年栽培面积占全国的80%,累计推广超2000万亩,惠及数千万莲农。

广昌白莲科技小院内,研究生们化身“白莲医生”,在种质资源、新品种选育、土肥栽培、病虫害防控等领域深耕。针对困扰当地莲农已久的白莲腐败病,他们创新提出“大豆+生物菌剂”防治策略,防控有效率在50%至70%之间。科技小院通过“科技小院+依托单位+村集体+农户”模式,在旴江镇下湖村建立示范基地,推广新品种新技术,辐射带动农户2000余户,为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劲支撑。

生态赋能:

林下掘出“金疙瘩”

地处武夷山脉西麓、抚河源头,广昌森林覆盖率高达71.83%,为发展林下经济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。走进旴江镇北门村榆黄蘑实验种植基地,只见金灿灿的榆黄蘑如花朵般绽放。

过去林区群众守着“金山”过穷日子,如今,山林变“聚宝盆”。2024年,全县食用菌种植规模稳定在2.38亿筒以上,产量51968吨,年产值约5.4亿元,吸纳就业1.5万人。该县坚持规模发展与龙头带动并举,实施“百亿产业、十亿企业”工程。依托广昌食品产业园及12万平方米标准厂房,江西圣莲朵朵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、江西省利财食用菌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蓬勃发展,着力打造全产业链集群。

为提升品质与竞争力,广昌县出台政策,推进食用菌“三品一标”认证培育,以奖补鼓励主体认证。目前,食用菌产业已成为全省优势特色产业和富民支柱产业。全县建立25个食用菌仿野生栽培示范基地,林下种植面积达6000亩,拥有省级龙头企业2家、市级龙头企业7家,规模生产加工企业14家、专业合作社40家、民间科研机构1家。

漫步莲乡大地,特色农业的蓬勃发展让129个行政村焕发新活力。通过扩大特色种植6400余亩,9个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超100万元、24个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超50万元。山林与莲塘,正成为强村富民的坚实根基。


用户名是否匿名 验证码看不清点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