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> 要闻动态 > 县区动态

莲乡古色藏妙意

发布日期: 2025-08-19 10:05 来源: 抚州日报

晨雾总爱以最轻柔的姿态缠绕古镇的马头墙,将青石板路上的每道凹痕都晕染成朦胧的诗行;墨香总恋着书院的飞檐不肯离去,让悠远文脉在琅琅书声中生生不息地流转;就连深埋地下的岩石,也在静默等待一场跨越亿年的相遇,把白垩纪的生命传奇细细诉说。广昌——这座被历史温柔环抱、被自然深情馈赠的小城,在古色氤氲与文脉流淌的缠绵交织里,缓缓铺展开一幅贯通古今的时光长卷。

驿前古镇 青石板上的岁月回响

秋日清晨,天光刚漫过地平线,驿前古镇的马头墙便镀上一层金边,300余米长的古街如一条沉睡的时光隧道,青石板路上深浅不一的凹痕里,还残留着明清时期车马喧嚣的余韵。巷口的老槐树下,83岁的赖爷爷摇着蒲扇,指腹摩挲着石板上的裂痕:“我小时候光着脚跑过这里,如今裂痕还在,只是我这双脚再跑不动了。”

这座镶嵌在武夷山脉与旴水源头间的古镇,自古便是天选之地。前临官道驿站,背连千里沃野,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了白莲、烟叶与泽泻的丰饶。赖氏子孙凭借这份馈赠,以数代人的执着与睿智,将这座村落打造成江西通往闽粤的边贸重镇,在明末清初迎来鼎盛岁月。那时的驿前古镇,36座半祠堂香火缭绕,24座庙宇钟声悠扬,72家客栈客商云集,200余栋商邸民宅鳞次栉比,成为梅驿古道上最璀璨的明珠。

沿着赖氏新宗祠向东南而行,便踏入古镇的历史核心区。现存的53幢明清古建筑依山傍水,沿旴江次第展开,2000多间房共4万多平方米的规模,使其成为全省保存最完整、规模最大的民居古建筑群之一。斑驳的木门上还能辨认出当年商号的印记,精雕细琢的窗棂间,似乎仍能瞥见昔日掌柜拨动算盘的身影。穿行在“三进三厅”的院落中,天井里的青苔记录着岁月流转,梁枋上的木雕诉说着家族荣光,每一块砖瓦都在低声讲述着古镇作为“闽粤通衢”的繁华过往。

如今的驿前古镇,褪去了商贸重镇的喧嚣,却多了几分岁月沉淀的从容。孩童在巷口追逐嬉戏,老人们坐在祠堂前聊天说笑,游客们循着青石板路探寻历史的足迹。

雯峰书院 墨香浸润的文脉长河

推开厚重的木门,一股淡淡的墨香与樟木香气扑面而来——这里便是始建于明成化六年(1470年)的雯峰书院。这座位于甘竹镇的书院因山得名,更因文脉而兴,成为明清时期赣东地区举足轻重的文化教育中心。

占地10亩的院落中,79米面阔的建筑群纵深展开,63.7米的进深里藏着99间房舍,5032.3平方米的砖木结构建筑群落,以“三进主体带五处庭院”的格局,演绎着“院中设院,园中藏园”的赣派建筑美学。前有气势恢宏的门楼,侧有雅致幽静的养心斋与花楼,飞檐上的瑞兽栩栩如生,梁柱上的彩绘虽历经沧桑却依旧鲜活,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“耕读传家”的人文追求。

“我们学校每个学期都要来这研学,穿上红军服听党史故事,在文昌阁前读经典课文。”甘竹中学学生小林说。2019年修复后的雯峰书院,不仅重现了昔日的恢宏气象,更成为融合传统文化传承与红色教育的新平台,每年接待游客和学子30万人次。

书院的角落里,雯峰书院创建者饶秉鉴第27代后裔饶明勇,正潜心翻阅着明代翰林编修罗伦所著的《雯峰别墅记》。他介绍道:“先祖饶秉鉴对教育极为看重,曾力邀才学卓绝的罗伦前来讲课。彼时的雯峰书院声名远播,四方学子纷至沓来,求学人数一度突破百人,培养出一大批栋梁之材。这座书院对广昌教育的影响,足足延续了近六个世纪。”

当暮色为书院的飞檐描上金边,晚风穿过庭院的回廊,仿佛能听见百年前学子们的琅琅书声。这里的墨香从未消散,只是从古代的圣贤书,变成了今日的红色故事与文化传承,让广昌的文脉在时光长河中静静流淌,生生不息。

龙溪村 恐龙化石的亿年回想

如果说驿前古镇与雯峰书院书写了广昌的人文篇章,那么甘竹镇龙溪村的红土地下,则埋藏着这片土地更古老的秘密,揭开了中国古生物研究史上的重要一页,让广昌成为连接亿年前生命世界的桥梁。

故事始于1986年的清明节,当地村民陈金龙在扫墓途中,被叔父口中“像牛骨骼的怪石”吸引,凭借平日积累的古生物知识,他敏锐地意识到这可能是化石。这一消息很快引起专业机构的关注,5月29日至6月13日,省文物工作队、上海自然博物馆与广昌县博物馆组成联合团队,在龙溪村展开抢救性发掘,103件完整的恐龙骨骼化石相继出土,一具沉睡亿年的恐龙骨架逐渐显露真容。

“这是我国中生代白垩纪晚期古生物研究的重大突破!”广昌县博物馆馆长饶琴自豪地说道,“它填补了白垩纪晚期至新生代第三纪之间生物发展史的空白,证实了‘坦克’类恐龙的活动范围已从北向南扩展到广昌。”经过专家数年研究,这具恐龙化石被确认为当时国内发现的最大最完整的甲龙骨架。去年4月,研究团队负责人吴洁为其命名“兽纹华夏胄龙”——“兽纹”与“胄”源自江西省博物馆的兽面青铜胄,“华夏”则彰显着它在国内古生物研究中的重要地位。

如今的龙溪村恐龙化石展厅,每年接待游客和研究者7000余人次。当地村民常带着孩子来这里,指着化石讲述当年的发掘故事:“你看这骨头比牛骨大得多,亿年前这里可是恐龙的家园。”

从亿年前恐龙在龙溪村的漫步,到明清时期驿前古镇的车马喧嚣,再到雯峰书院的千年墨香,广昌的土地上从来不乏传奇。这片土地的每一块砖瓦、每一缕墨香、每一块岩石,都在诉说着古色与文脉的永恒故事,让广昌的过去与现在,在时光中温柔相拥,生生不息。


用户名是否匿名 验证码看不清点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