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三进三助”聚合力 “一线解忧”惠民生——广昌推进基层民主建设实践创新侧记
今年以来,广昌县人大常委会以人大代表“三进三助”主题活动为抓手,创新实施“1234”四大专项行动,“一线解忧行动”便是其中重要一环。该行动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,以及局长、法律工作者的岗位与专业特点,组织开展进社区(村组)、进联络站、进企业活动,直面群众合理诉求,解决民生实事,提供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等,搭建起政府与群众、代表与选民的“连心桥”,实现一线排忧解难、就地化解矛盾,赢得群众广泛好评,成为广昌基层民主实践的鲜活样板。
“前不久,县人大组织的局长进代表联络站、进社区活动效率真高,我们反映的道路安全、路灯缺失等问题,很快就解决了……”近日,该县居民对局长进联络站活动赞不绝口。
该县人大常委会坚持“一线工作法”,聚焦办实事、解民忧,探索建立“局长进联络站、进社区问需解难”常态化机制,精心制定活动方案,推动“一线解忧行动”走深走实。通过组织县政府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进代表联络站、社区(村组),与基层人大代表和选民面对面座谈,倾听意见建议并现场回应,搭建起政府与群众的“连心桥”,切实解决民生“揪心事”。
截至目前,19个县直部门主要负责人参与活动,累计收集意见建议105件,全部纳入督办清单,实现“事事有回应、件件有着落”目标。此举打破了传统行政层级壁垒,让政府直面选民诉求,减少中间环节,提升办事效能,避免“踢皮球”现象。局长们用“方言”“土话”交流,拉近与群众间的距离,增强公众对政府的信任,让民主可感知、治理有温度,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。
“矛盾终于化解了,有问题找代表,真管用!”旴江镇解放路社区居民王大爷感慨道。他家与邻居家因墙体渗水而引发纠纷,矛盾一度激化。为妥善化解矛盾,社区人大代表与“法律工作者”主动介入,组织多方协调,请专业机构查明渗水原因,最终促成双方和解,切实维护了社区和谐稳定。
该县人大常委会紧盯社区矛盾化解与基层治理,发挥法律工作者专业特长,构建“人大代表+法律工作者”基层治理模式,制定法律工作者进社区方案。通过组织法官、检察官、律师、公安干警、“法律明白人”走进社区、企业,提供法律服务,开展普法宣传与矛盾调解,解决企业和居民的涉法“揪心事”。
截至目前,全县人大代表和法律工作者参与活动130余人次,组织“法律明白人”培训1次,为2家企业开展“法治体检”,开展“送法进社区”10余次,排查解决矛盾纠纷和涉法问题80余件,破解了基层治理难题,提升了社区居民幸福指数。
“多亏了人大代表帮忙,不然我的30亩烤烟就麻烦了。”近日,尖峰乡一名烟农激动地说。烤烟采收时效性强,尖峰乡人大代表走访时发现,部分烟农因劳动力不足导致采收滞后。该乡人大迅速组建6支以人大代表为主的助农队,连续3天分片区帮扶,完成800余斤烟叶采收、分拣和打包工作,解了烟农燃眉之急。
该县人大常委会发挥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优势,深化“双联系”制度,制定人大代表结对联系选民方案,形成上级人大代表联系下级人大代表、全体人大代表联系选民的一体化格局,实现人大代表与选民多级互联、上下贯通。6名县人大常委会领导、27名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、193名县人大代表、641名乡(镇)人大代表,通过结对联系、沟通指导、走访服务,实现人大代表履职全覆盖、民意收集全畅通。
民有所呼,我有所应。截至目前,全县各级人大代表开展进社区(村组)、进联络站、进企业活动620余人次,走访基层人大代表和选民1250余人次,收集意见建议390余件,解决问题160余件,化解矛盾纠纷130余起,收集并推进60余个民生“微心愿”落地,解决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,绘就出人大代表为民奔走的生动画卷。